家训传承优秀案例之一
一等奖作品
石良壁家训解读
佛罗镇丹村 石徐英
一、石良壁家训简析
1.家训内容
德义承传清俗虑,坦诚信守豁胸襟
磨砺墨田展大志,永溯书礼播华韵
睦友和邻兴百业,弘扬善果得异香
勤俭持家高风节,铭记此训慧本根
2.家训价值
本家训由丹村爱国进步人士石良壁于民国时期创立。受其家训熏陶,石氏家族子孙人才辈出。曾有11位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局级干部,其次男石魁英曾任我党当时创办的丹岭乡(注:今丹村至岭头一带)第一人民小学校长。其衍传子孙现有大学生68人,外曾孙戴锦锋清华大学毕业,外曾孙潘田绿,留学英国伦敦皇家学院。
二、石良壁家训背景故事
父亲的诗行
自古以来,家风家训一直被人们视为世代传家之要诀,和诗礼传家相辅相成,成为我国文明史上的双璧。一个家庭成员的修养关系到家庭的兴衰,影响到社会的和谐。所以,我的家庭向来都注重好的家风承传,争做有品德修养的好人。
父亲石良壁,生于1900年,生活在民国时期,为人品行端正,勤奋好学,有爱国爱民之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积极接触共产党人,深受史丹、王唯一等进步人士的影响,和本村的共产党人王伯等人参加过黄流对日阻击战和黑眉岭反围剿战争,为民族解放事业做过贡献。写有充满豪气,立志报效祖国的诗行:“太息生辰值暮秋,身如残菊傲霜流。抗日又遭逢内战,挺身报国志不休。”1929年父亲作为爱国进步人士选送广州“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仲恺学校学习,归乡后目睹日寇摧残家乡的惨景,赋诗一首:“外战频危既已残,内争剧烈更无安。家空九室情凄惨,人散四方意苦酸。寂寞路途鸡犬罕,萧条邻里火烟难。归乡一刻肠千断,沉痛焉能忍眼看”,表达他忧国忧民的悲痛情怀。
父亲看到社会贫穷凋敝,民不聊生,为了帮助穷人治病,父亲潜心学医。据村中老年人说,他当年用一枚“保和丸”救过两个婴儿的生命。父亲帮人治病从来不收钱,他广告乡亲们:看病不收钱,收钱不看病。在那个时代,父亲救了好多人的生命。
有道是:有好的开头,就有好的结果。父亲平生做善事,救死扶伤,高尚医德,他也希望他的后人能像他一样忧国忧民,胸怀苍生。所以对我们严加教诲,给我们立下几条家规:一要热爱祖国,胸怀苍生;二要勤奋读书,诗礼传家;三要礼貌修养,安分守已;四要勤俭持家,多做善事。另外,赋诗一首为本家立下了世代承传的家训:“德义承传清俗虑,坦诚信守豁胸襟。磨砺墨田展大志,永溯书礼播华韵。睦友和邻兴百业,弘扬善果得异香。勤俭持家高风节,铭记此训慧本根。”
严谨的家风家训,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如今,父亲衍传的子孙谨遵家训,磨砺墨田,勤奋读书,睦友和邻,勤俭持家,从不做辱没家风之事,从不给先父添骂名,在社会上受人尊重。
父亲留下的家训,我们石氏家族视为“传家宝”,子孙后人会代代薪火相传下去。
家训传承优秀案例之二
二等奖作品
谢君选、谢君魁家训解读
佛罗镇丹村 谢上强
一、谢君选、谢君魁家训简析
1.家训内容
万事欲成书励志,勤耕心收自不愚。
揽卷典籍名流集,苟富藏经笑开颜。
尘世苍黄云幻变,墨砚流韵依然香。
横看功名吾何屑,永将此训植本根。
2.家训价值
谢氏家训系清初禀生谢君选、谢君魁兄弟所定。嘉庆年间,本族贡生谢廷珍将家训制作成匾,挂于中堂启示后人。可惜惨遭破坏火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谢氏家训,历经300多年沧桑,影响子孙整整五代人,成为子孙的人生“灯塔”!今谢氏后人,得益于祖训之润泽,耕读传家,遵纪守法,正直做人。其裔孙谢上强秉承家训,崇文尚德,治理丹村施以“文化兴村”理念,今5000多人的丹村有大学生800人,发奋读书蔚然成风。
二、谢君选、谢君魁家训传承故事
传承家训当好丹村领头人
谢氏家训,系清初禀生谢君选、谢君魁所定。嘉庆年间,本族贡生谢廷珍将家训作成匾存留后人。谢氏家训,至今已影响子孙整整五代人,成为子孙为人树业的“灯塔”。
小时候,听父亲哼着家训,勉励我们兄妹秉承好学之风,恭谦崇德,并常常劝诫我们“以礼待人,天地自宽” 。 1977年恢复高考后,父亲对我们兄妹读书的事尤为鞭策,且语重心长地劝告我们,即使是家庭有多困难,都要发奋读书,不弃学业。至今,谢氏后人得益于先祖之训,遵纪守法,励志前行; 奋发图强,蔚然成风。
2004年,在乡亲的呼声下我当选丹村领头人。于是,我铭记祖辈之训言,施以“文化兴村”理念,成立教育助学基金会,全力支持鼓励村民子女发奋读书。如今,5000多人的丹村,考取大学的有800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
多年来,我拜群众为师,与群众交流学习,素养得以提升。我提倡尊老爱幼、崇文尚德,致力于家风教育、文化发展、文明建设,制定乡规民约,多方面打造丹村与时俱进的新农村景象,让文明和谐成为丹村今日一道亮丽的风景。
家训的润泽,让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将永铭先祖之训,严谨修身做人,尽心尽力建设丹心美好的明天!
加微信号:banbaocc,为您私人定制手抄报。
分享也是一种乐趣,点击下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