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很古老,与除夕、清明、中秋并列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在我国古代历法中,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十大“天干”,十二地支是子、丑、寅、歹口、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合称“干支”。“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从读音上是“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农历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是五月初五,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为“端阳节”。而且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习惯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云:“午日以兰汤沐浴”,因此端午在有些地方又叫“浴兰节”。古人还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老百姓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中国地广人多,对端午节名称的解读也杂而不同,出现了许多别称,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外,还有午日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解棕节等等,这些叫法无一例外地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理想与愿望,一种信仰与追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也有很多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大多人认为端午节是用来纪念伟大爱国人士的,或者说很多人愿意借这一天的节日去缅怀爱国诗人。这不仅仅是因为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以及后来他投江自尽、以身殉国的壮举,更重要的,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完美代言人。
,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有“行吟诗人”的美称。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洞庭湖东侧的汨罗江自尽。后人为缅怀诗人,都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他,因此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传说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渔夫拿出为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这些活动后来发展成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吃的粽子,古称“角黍”。最初,人们为纪念三闾大夫,直接用竹筒贮米投入江中,但据史记载“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之后世人做粽子,就用楝叶(现在多用苇叶或荷叶)包裹,五色丝缠绕,以防“蛟龙窃食”,后来发展成了今天被“五花大绑”的粽子。
现在的粽子,从材料、形状到做法,流派甚多。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
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很好吃。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最小的粽子在』二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与茶伴食甚妙。
吃粽子时,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
加微信号:banbaocc,为您私人定制手抄报。
分享也是一种乐趣,点击下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