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它把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的情景描述,展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写出了父子之爱,父子间的相互体贴;写出了一种真挚、深沉的情感,呈现出我们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纯真与高尚。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母爱温馨与柔情的同时,也同样在享受着父爱的博大与精深。如果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是“是一种巨大的火焰”。那么,父爱就是高山般伟岸,冰雪般圣洁,骄阳般温暖,江海般宽广。浓浓的父爱,也让儿女们永世难忘。周国平先生写过一段文字:“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了,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父母的美,美在对儿女的忧心忡忡;父母的慈,慈在对儿女的喋喋不休;父母的爱,爱在发自内心的对儿女无条件的付出。
父爱和母爱一样,时刻温暖着儿女们的心房,触动着每个儿女最柔软的情感芳草地。我同亿万人一样也有一位慈祥而严厉的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在世时少言寡语,可没少想方设法来满足我们的种种需求,有时甚至还会和卖主讨价还价;在学习方面,我们也没少受到父亲的训斥。为了儿女们能过上好日子,都能健康成长,父亲一年四季拼命操劳耕作不息。在与妻儿聚少离多的艰苦奔波中,在儿女香甜的酣梦和妻子孤灯夜下的苦苦等待里,父亲每天都一身疲惫走进家门。顾不上劳累,先看一看熟睡中的儿女,拽一拽被子,然后才去休息。平时,父亲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妻儿,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儿女们嬉戏玩耍,更多的爱在拼命的操劳中流失,父爱无痕。年少时的我,也曾暗自取笑过父亲的迂,责怪过父亲的多事,抱怨过父亲的“霸道”。现在细细想来,实在是年少无知不更事。长大明白了,父亲的少言,却未减少一丁点对儿女深沉的爱;父亲的严词历句,深含对儿女的拳拳厚望,盼望将来一个个都有出息都成大事。
父亲,他以另一种方式来体现他的爱。他言必行,行必果;他大度、刚毅、坦率、诚实、缄默。儿女看到父爱的波澜宽广,却很难理解父爱的博大与精深;儿女看到父爱的高大刚毅,却很难读懂父爱的柔情似水;儿女感觉到父爱的凉爽,却很难体会到父爱遮风挡雨的艰辛。父爱,是人间的极致,严厉中透出沉稳的美。父爱,是人间的大爱,少语中透出深沉而宽广。我们从哇哇落地开始,父母操碎了心,倾注了满腔心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足迹,洒满了父母辛勤的汗水,铺满了父母深情的爱。父爱,渗透儿女的方方面面。无论我走到哪,都能感受到,无论我身在何地都能嗅到父爱的气息,无论我走多远,都在父爱的包容、感染之中。父亲离开我已经几十年了,几十年来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想念他。
从小,父亲在我的眼里就是那样的伟大,顶天立地无所不能,我们的困难他都能一一化解。父亲永远是是那样的高大,那样的博爱,那样的伟岸,是我心中的神。父爱,如高山般沉稳实在,如大海般深沉宽广;父爱,给予儿女的是整个世界。父爱的炽热,是我们人生行进中的一轮太阳,照耀着我们前行。就连儿时挨的那一声声训斥,那一个个巴掌,包含的无不是父亲对儿女成长的期望。我曾奇怪地猜想过,父亲的伟大是从哪学来的?是成为父亲后自然铸就的吗?直到我也成了父亲后,这个答案也不解自有了。
我们在父亲的悉心照顾与爱护下,慢慢的发芽,茁壮的成长。“父亲”一词,在我的旅途中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含义,既是厚重情怀的代名词,又是绵绵清纯的小溪流,不断滋润着儿女。父亲,更是两面旗帜的象征----“责任”与“耐心”;父亲,是安全的体现,平安的保障,即便天塌了下来,我们也不怕,因为有父亲在撑着。父亲,无论穷困还是富有,无论高官还是平民,他对儿女的爱都一点不会减少;父爱,尺不可测,斗不可量。父爱,又是那么的平凡,司空见惯,尽在细微之中。当你用心来体会用爱来捕捉时,就能感受到父爱无处不在。当你心来体会用爱来捕捉时,你会感觉到父爱洒满你的整个心空,铺满你的整个世界。
在父亲的庇护下,在父亲一步一艰辛的劳作下,我们的之路一片绿荫。如今,我们也为人之父了,懂得了父母之爱的深层含义,知道了感恩是儿女的必守之德。父母之爱的一代代传承,就能让绿荫成林,让众树汇成茂盛的森林。在为自己遮挡酷阳严寒的同时,为父母,为自己的儿女,也为他人遮风挡雨。
如今,父亲节远渡重洋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父爱的深层含意赋予了父亲节蓬勃的生命力,父亲节也创造了一个人人关心父亲或被儿女关心的机会。父亲节到来之际,对父亲的祝福铺天盖地而来,人们以各种形式来表达儿女对父亲的情感。有请父亲吃顿大餐的,有送父亲昂贵节日礼物的,也有回家与父亲小聚、汇报自己工作学习情况与体会的……但,仅仅这一天是远远不够的。可否将父亲节母亲节带来的氛围弥漫到365天?儿女关爱父母,可否并不仅仅局限于“母亲节”“父亲节”这一天?让尽孝成为一种常态之行,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这样,就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时而后悔。让常回家看看,常与父母唠唠,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人人的自觉行为、日常事理。当关爱父母不再是一个节,一种形式,而成为我们一个自觉行为时,社会及人类文明定将会向更高一个层次跨越。
加微信号:banbaocc,为您私人定制手抄报。
分享也是一种乐趣,点击下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