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来历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历史渊源
其一源于纪念屈原
唐代诗人文秀(江南僧,晚唐诗人)在《端午》一诗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在吟咏端午的诗篇中,有不少是歌颂与缅怀的。
关于端午及各种习俗的来历究竟为谁?今人是不得而知的,有的是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一说是纪念孝女曹娥的,还有女革命诗人秋瑾。众所周知的是为纪念楚国的.
据《史记》"贾生列传"记载,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是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他时刻记挂着国家和人民的危难,他不屈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的爱国精神而流传下来的。而我们当下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
其二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sanwen/' target='_blank'>散文吧www.)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习俗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关于端午的习俗,各地大同小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艾叶菖蒲等,每一个传统习俗背后,都有一个让人神往的动人故事。
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的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最为典型。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比如韩国的端午祭颇富盛名,它是1000多年前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其中,"江陵端午祭"场面非常盛大,其服饰、舞蹈和杂技表演动人心魄,还有很多种祭礼、假面舞剧,以及农民乐舞、投壶、摔跤、荡秋千、跆拳道、棋王比赛等。此外还要举办盛大的"乱场"(庙会集市)。最难得的是,"江陵端午祭"将这么多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保存继承得十分完整有序。
关于一些民俗风情,作为现代人,我们有必要了解其来历渊源,继承发扬传统美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衰、熠熠生辉。
加微信号:banbaocc,为您私人定制手抄报。
分享也是一种乐趣,点击下面分享